止泻百科_止泻知识-止泻健康网
止泻
止泻知识
止泻百科知识 | 止泻健康知识 | 止泻养生知识 | 止泻健康百科 | 止泻健康生活
健康网
健康知识联系我们SITEMAP

治法。止泻为治疗泄泻的一种治法,中医治疗泄泻的治法有很多种,且有些泄泻不宜止,否则会加重病情,所以,对泄泻的治疗,当辨证论治,选择合适的治法方药。


吃什么可以止泻

腹泻,要分为感染性腹泻和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。如果是感染性的腹泻,腹泻症状不是很严重,感染也不是特别严重,一般可以吃一些清淡饮食,可以服用一些止泻药,常用的有蒙脱石散,止泻比较强的还有易蒙停。如果是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,特别是小孩子的腹泻,可以吃一些调节菌群失调的药物,双歧杆菌等。如果小孩腹泻比较严重,也可以适量的加一些收敛药物,如蒙脱石止泻。


止泻 中医应用

一、常用止泻药

(1)五味子:酸、甘,温。归肺、心、肾经。收敛固涩,益气生津,补肾宁心。煎服,3~6g;研末服,1~3g。

使用注意:凡表邪未解,内有实热,咳嗽初起,麻疹初期,均不宜用。

(2)乌梅:酸、涩,平。归肝、脾、肺、大肠经。敛肺止咳,涩肠止泻,安蛔止痛,生津止渴。煎服,3~10g,大剂量可用至30g。外用适量,捣烂或炒炭研末外敷。止泻止血宜炒炭用。

使用注意:外有表邪或内有实热积滞者均不宜服。

(3)五倍子:酸、涩,寒。归肺、大肠、肾经。敛肺降火,止咳止汗,涩肠止泻,固精止遗,收敛止血,收湿敛疮。煎服,3~9g;入丸、散服,每次1~1.5g。外用适量。研末外敷或煎汤熏洗。

使用注意:湿热泻痢者忌用。

(4)罂粟壳:酸、涩,平。有毒。归肺、大肠、肾经。涩肠止泻,敛肺止咳,止痛。煎服,3~6g。止咳蜜炙用,止血止痛醋炒用。

使用注意:本品过量或持续服用易成瘾。咳嗽或泻痢初起邪实者忌用。

(5)诃子:苦、酸、涩,平。归肺、大肠经。涩肠止泻,敛肺止咳,利咽开音。煎服,3~10g。涩肠止泻宜煨用,敛肺清热、利咽开音宜生用。

使用注意:凡外有表邪、内有湿热积滞者忌用。

(6)石榴皮:酸、涩,温。归大肠经。涩肠止泻,杀虫,收敛止血。煎服,3~10g。入汤剂生用,入丸、散多炒用,止血多炒炭用。

(6)肉豆蔻:辛,温。归脾、胃、大肠经。涩肠止泻,温中行气。煎服,3~9g;入丸、散服,每次0.5~1g。内服须煨熟去油用。

使用注意:湿热泻痢者忌用。

(7)赤石脂:甘、涩,温。归大肠、胃经。涩肠止泻,收敛止血,敛疮生肌。煎服,10~20g。外用适量,研细末撒患处或调敷。

使用注意:湿热积滞泻痢者忌服。孕妇慎用。畏官桂。

(8)禹余粮:甘、涩,平。归胃经。涩肠止泻,收敛止血,止带。煎服,10~20g。

使用注意:孕妇慎用。

2、常用止泻方剂

(1)真人养脏汤(纯阳真人养脏汤)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
组成:人参、当归、白术、肉豆蔻、肉桂、炙甘草、白芍药、木香、诃子、罂粟壳。

用法:上锉为粗末。每服二大钱(6g),水一盏半,煎至八分,去滓,食前温服。忌酒、面、生、冷、鱼腥、油腻(现代用法:共为粗末,每服6g,水煎去滓,饭前温服;亦作汤剂,水煎去滓,饭前温服,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)。

功用:涩肠固脱,温补脾肾。

主治:久泻久痢,脾肾虚寒证。泻痢无度,滑脱不禁,甚至脱肛坠下,脐腹疼痛,喜温喜按,倦怠食少,舌淡苔白,脉迟细。

(2)桃花汤(《伤寒论》)

组成:赤石脂、干姜、粳米

用法:上三味,以水七升,煮米令熟,去滓,温服七合,内赤石脂末方寸匕(6g),日三服。若一服愈,余勿服。

功用:温中涩肠止痢。

主治:虚寒血痢证。下痢日久不愈,便脓血,色暗不鲜,腹痛喜温喜按,小便不利,舌淡苔白,脉迟弱或微细。

(3)四神丸《内科摘要》

组成:肉豆蔻、补骨脂、五味子、吴茱萸。

用法:上为末,用水一碗,煮生姜四两(120g),红枣五十枚,水干,取枣肉为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五七十丸(6~9g),空心食前服(现代用法:以上5味,粉碎成细粉,过筛,混匀。另取生姜200g,捣碎,加水适量压榨取汁,与上述粉末泛丸,干燥即得。每服9g,每日1~2次,临睡用淡盐汤或温开水送服;亦作汤剂,加姜、枣水煎,临睡温服,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)。

功用:温肾暖脾,固肠止泻。

主治:脾肾阳虚之肾泄证。五更泄泻,不思饮食,食不消化,或久泻不愈,腹痛喜温,腰酸肢冷,神疲乏力,舌淡,苔薄白,脉沉迟无力。

3、针灸止泻

(1)急性泄泻:针刺中脘、天枢、足三里、阴陵泉。偏寒者可留针,并用艾条灸或隔姜灸,偏热者针刺多用泻法。

(2)慢性泄泻:针刺脾俞、中脘、章门、天枢、足三里,肾虚之泄配命门、关元。针用补法,中脘、天枢、关元、命门等穴皆可用灸法,以温运脾肾之阳。


止泻方法

1、抗炎止泻,主要用于感染性的腹泻,比如进食了不干净的东西所导致的细菌性肠炎,这种急性的肠炎可以用左氧氟沙星、氟哌酸等等抗炎止泻。如果比较严重,伴有发热及白细胞的升高,也可以用头孢类的药物。

2、调节肠道菌群止泻,主要用于菌群失调的患者,常用的药物有美常安、培菲康等等。

3、中医中药止泻,比较常用的有健脾止泻,比如参苓白术散、人参健脾片等等,主要适用于慢性的腹泻。